上周三,電影《奧本海默》就正式上映國內電影院了。電影講述“原子彈之父” 羅伯特·奧本海默的故事。奧本海默出生于一個富裕的德裔猶太人家庭,1922年,他開始在哈佛大學學習,主修化學。僅僅三年后,他就以優異的成績從哈佛大學畢業,前往劍橋,在諾貝爾獎獲得者盧瑟福的團隊中進行研究。期間,他發表的多篇有關量子力學和原子結構的論文, 引起了德國物理學家、后來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Max Born 的興趣。 Max Born 邀請奧本海默來到哥廷根,于是1926年夏末,奧本海默乘坐火車從劍橋前往當時物理學家的圣地——哥廷根。奧本海默在哥廷根求學時期的照片 cr:哥廷根大學官網
來到哥廷根,奧本海默感到非常高興,他于1926年11月14日給來自劍橋的朋友寫了信:“我相信你會喜歡哥廷根。這里的自然科學比劍橋還要好得多,整體上可能比任何其他地方都還要好?!?nbsp;
G?ttingen würde Dir gefallen, glaube ich. Die Naturwissenschaften sind hier viel besser als in Cambridge, und im Ganzen vermutlich besser als irgendwo sonst.
在哥廷根,奧本海默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最好的地方——有最好的老師:Max Born。還有一群優秀的同學: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尤金·維格納(Eugene Wigner)、泡利(Wolfgang Pauli)、恩里科·費米(Enrico Fermi)...當時,哥廷根是全世界的量子物理學的中心,這是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和畢業生前往哥廷根 Bunsenstra?e 的物理研究所朝圣。奧本海默為博士學位提交的簡歷 cr:哥廷根大學官網
哥廷根歷史學家 Prof. Peter Aufgebauer 教授總結道:“自從他在哥廷根以來,奧本海默一直屬于領先的原子和量子物理學家的核心圈子”。教授表示,“因此,奧本海默是20年代‘哥廷根物理學’及其在原子和量子物理學基礎研究領域中具有世界性意義的重要代表人物。奧本海默喜歡在 Junkernhaus(后來的 Junkernsch?nke)吃炸肉排,坐在俾斯麥的版畫下。為了喝啤酒,他和朋友們還去過哥廷根的“Schwarzen B?ren”。哥廷根 Junkernhaus(現 Junkernsch?nke)
拍攝于2014年的哥廷根 Schwarzen B?ren
1926/27年,在 Max Born 的指導下,他獲得了哥廷根大學的博士學位。哥廷根大學檔案館中的博士檔案顯示奧本海默僅用了六個月就獲得了這個博士學位。
如今,哥廷根大學是德國精英大學之一,也是德國U15大學聯盟、全球大學高研院聯盟、科英布拉集團的重要成員。?截止至2017年,從哥廷根大學走出的諾貝爾獎獲獎人數為45人,數量為德國第2位、世界第15位。
你希望去哥廷根大學求學嗎?或者你已經在這里開啟了學業?歡迎哥廷根大學的各位校友們、準校友們在評論區多多分享~
一 END 一